English

3·15 国外怎么打假

1999-03-15 来源:生活时报 西林雪 我有话说

今天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,打假是人们议论的主题。外国是如何保护消费者权益、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呢?1999年第3期《看世界》对此作了报道。

法兰西:生产商带头打假

法国制造商于1872年成立了联合会,保护自己的产品,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保护工业产权和打击假冒产品的联合会,这个联合会发展至今拥有的会员包括800家著名厂商的50个行业协会,其职能是改善产品商标、标签图案和造型权的保护体制。

法国认为,生产假冒产品是全球性问题,造假同贩毒、倒卖军火、恐怖活动性质相同,危害国家和民众切身利益,而且造假与贩毒等其他活动密切相连。因此,法国规定假冒法国名牌产品入境与毒品和军火走私一样属于犯罪。

法国制造商联合会经常与海关、警察、宪兵、司法部门合作打假,特别是举办培训班,提高他们辨认假冒产品的能力。法国对制售假冒名牌产品的最高处罚是罚款100万法郎(约合20万美元)和2年徒刑。携带假冒法国名牌入境处罚也非常严厉:5件以下没收,5至10件没收加罚款,10件以上送法庭审理,最高处罚与制假冒产品相同。

澳大利亚:“吃早餐的功夫就可以伸张正义”

假冒伪劣产品在澳大利亚难以立足,这关键在于澳大利亚建立了一套政府、企业和消费者共同维护市场秩序的体系。

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最高政府机构有两个,一个是联邦消费者事务局,另一个是澳大利亚竞争和消费者委员会。此外,各州和地方政府都设有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部门。各级消费者保护部门每年接受投诉和咨询300万人次,这在只有1800万人口的国家,投诉率是相当高的。

当然,消费者投诉的案件中绝大部分都是相当细小的。为此,各州都设立了小额投诉法庭,以便迅速审结这些案件,及时给予消费者一个“说法”。这些民事法庭有权判决10万澳元以下的赔偿。如果消费者在零售、修理、服务和其他行业受到了假冒伪劣产品和服务和侵害,就可以向小额投诉法庭起诉。消费者不必为了一双不合格的鞋子而跑断腿、磨破嘴,只要告上法庭,很快就可以得到赔偿。因此,澳大利亚消费者亲昵地描述小额投诉法庭为“吃早餐的功夫就可伸张正义”。

加拿大和德意志:完善的商标体系和退换货制度

在加拿大市场上,商标体系十分严密,不仅标明产品牌子,而且标明产地、质料或成分,比如,是真皮还是人造革,是聚脂纤维还是混纺,或是纯毛、纯棉,都标得明明白白,便于消费者识别,并对产品进行监督。

退换是商品市场中以质量和服务取胜的一种有效方式,那些日用百货、服装鞋帽,顾客买后感到不满意,都可退换。对于那些大宗耐用消费品,在保修期内免费保修。为了方便消费者退换商品,加拿大所有超级市场都设有服务部,专门负责顾客退换商品事宜。试过的衣服、用过的工具和家用电器、没有启盖的饮料,都可退换。只要填一张退款单,写上货名,还有退换人的姓名、住址、电话、退换日期以及有本人签名即可。当然,退换商品要凭发票,因此加拿大人十分注意保存好发票。

据有关方面调查,德国多数人仅把广告作购物参考,能独立思考、根据自己财力和需要作出判断。另外,国家在“反对不公平竞争法”中明文规定,广告不能使用诱惑性解说词,不能有欺诈行为。企业推出的广告要以自愿为原则接受同行业组织机构的监督。“反对不公平竞争法”还规定,严禁不礼貌售货和强制售货,严禁干扰顾客平静地权衡商品(德国的商店除手表和金银首饰等贵重商品外基本上都是开架售货),严禁街头强行兜售、电话买卖消费者未定购的商品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